万载县博物馆(湘鄂赣革命纪念馆)2022年度工作公告公示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湘鄂赣革命纪念馆以立足服务群众、加强文物保护、弘扬红色文化、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作用为己任,按照年初既定目标,全馆上下勠力同心,奋力拼搏,扎实开展业务工作,馆内各项事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1.申报创建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
2022年,省文物局下发《江西省文物局关于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赣文物局字〔2022〕7号),通过积极申报,8月9日,万载县被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江西省首批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单位,目前已编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实施方案,启动创建工作。
2.获评全省革命文物保护运用优秀案例
2022年6月24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关于开展全省革命文物保护运用优秀案例评选推介工作的通知》,我馆积极申报。10月21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关于开展全省革命文物保护运用优秀案例评选推介工作的通知》(赣文旅革字〔2022〕3号),我馆上报案例《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打造新时代红色教育模式—万载县湘鄂赣革命纪念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模式》获评全省十佳革命文物保护运用优秀案例。
3.持续推进省、市红色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
2021年12月,县人民政府公布“湘鄂赣苏区红色故事”、“湘鄂赣苏区红色歌谣”为我县第七批县级非遗。在此基础上,我馆持续推进红色非遗申报工作,于2022年4月2日,“湘鄂赣苏区红色故事”、“湘鄂赣苏区红色歌谣”成功申报为第八批市级红色非遗。目前正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4.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评审工作。
今年我县启动了县保单位申报评审工作,将县域内独具特色或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遴选和推出,为做好文物级别提升,为市级、省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提供储备资源,为提高全县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加大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力度奠定基础。
5.扎实做好我县各文物点保护利用工程项目。
一是国保“三防”项目。仙源国保“三防”项目将有效地提升我县国保单位文物安全防范力度,进一步推进全县文物安全工作不断向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发展。目前,湘鄂赣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防雷工程已完成,消防项目正在实施,安防项目正在招投标。
二是国保环境整治工程。为改善旧址周边环境,5月份,我馆启动了仙源国保旧址周边环境整治项目,整治内容包括规范文保单位标示标牌,环境卫生,地面平整,杂草清除、杂物清理、绿化等项目,目前项目已完成,旧址周边环境品质大大提升。
三是做好项目储备工作。为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更好地对文物进行保护利用,我馆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工作,目前湘鄂赣省军区政治部旧址维修方案及申请已上报市文旅局。
6.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革命文物日常保护管理。
一是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提升旧址管理水平。
我馆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将安全排查、隐患整改贯穿始终,步步紧扣,毫不放松。2022年,先后开展了实地检查11次,检查文物建筑25处,包括5处国保、5处省保、9处市县保,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梳理出隐患清单,发现文物消防安全隐患和问题28项,及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28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及时整改到位。同时聘请了专职的旧址管理员对五处国保单位进行日常管理,明确旧址管理员职责。
二是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完备消防设施设备
为进一步夯实我县文保单位火灾防控基础,有力增强文保单位抵御火灾的能力,6月27日上午,我馆联合万载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消防安全演练培训,全体干职工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管理员参训。7月18日,对县域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部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安全大排查,并对部分即将过期的灭火器进行了更换。同时悬挂了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牌,强化责任到人,让文物安全工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二、深入开展主题宣教活动,让红色精神永传承。
1.立足现有场馆,积极主动作为
2022年,我馆共接待游客29.028万人次,开展教育活动69次,提供免费讲解410余场,充分发挥纪念馆红色教育功能。为更好地对广大参观人员提供讲解服务,进行红色引领,我馆针对不同的讲解对象,编写了专家讲解词、游客讲解词、青少年讲解词,让人们在参观的同时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历程,感悟革命精神。
2.利用旧址旧居,延伸宣教服务。
为了更好地发挥革命旧址教育功能,加强对旧址旧居的活化利用,我馆对县城毛泽东同志旧居、万载古城红色文化展馆开展环境整治、改陈布展。9月30日,举行了县城毛泽东同志旧居、万载古城红色文化展馆全面对外免费开放揭牌仪式,将县城毛泽东同志旧居、万载古城红色文化展馆纳入免费开放,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红色研学增砖添瓦。在这些红色场馆,先后开展了“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红色宣讲、“红色故事会”“红色经典诵读”等活动。截止目前我县此类党性教育基地、红色纪念场馆共十余处。
3.开展馆校合作、注重对外交流
我馆与我县各学校建立了长效机制,签订了馆校共建协议,加强青少年学生红色引领。一是先后开展了“开学第一课,红色文化进课堂”、“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英烈、“纪念九·一八,弘扬爱国主义”“喜迎二十大,童声赞中国——致敬时代英雄人物”等主题教育活动;二是开展线下实地打卡:组织全县中小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展馆,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结合“红色走读”“寻访红色地标”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们对红色历史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深受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2022年5月13日,共青团江西省委、江西省少工委下发《共青团江西省委 江西省少工委关于公布江西省首批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名单的通知》(赣青联发[2022]21号)湘鄂赣革命纪念馆被命名为首批“江西省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4.拓宽宣传载体,提升对外形象。
我馆长期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定期推出红色故事、资讯、展览等。今年以来,我馆于微信公众号推出临时展览《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条例》普法课程图片展,并在五一、“6·18”国际博物馆日、端午等节日、中秋节、九·一八纪念日、国庆节等重要节假日中进行网络宣传。馆内工作获得上级的高度认可,多次登上学习强国、江西文旅等媒体。
5.开展红色研学,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我县将“深化红色名村建设、开展红色研学、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县委书记党建领题项目,按照工作安排,我馆与县委党校、县史志办到我县各红色名村开展“深化红色名村建设、红色研学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整合红色资源,挖掘红色故事,编写红色教材。同时依托仙源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将参观、餐饮、住宿、研学、体验等融为一体,建设一批喜闻乐见的红色“经典研学”项目,大力打造湘鄂赣革命纪念馆红色研学基地和“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红色研学品牌。仅两个月就吸引了近3万学生开展研学,为推动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产业注入了强大活力。
三、多措并举开展人才培养,让队伍建设更优化。
1.充实馆内力量,增加人员配置。
馆里在岗9人,负责承担馆内和馆外文物保护、管理、展示、研究和全县范围内考古发掘等工作,全县有375处不可移动文物,大多地处偏远山区,点多路远,日常保护管理困难。面对专业领域人员不足,人才断档、缺失的现状,我馆积极向上申请,2022年6月27日,中共万载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在万载县文广新旅局内设机构挂牌及增加下属事业单位编制的通知》(万编办发[2022]11号),增加万载县博物馆(万载县湘鄂赣革命纪念馆、万载县文物保护所)全拨事业编制3名。
2.深入开展培训,优化队伍建设。
针对优秀青年人才,我馆与我县多部门联合,举办全县红色讲解员大赛,选拔优秀讲解人才,来自全县各直属机关及乡镇的200多名选手报名参赛,为我县讲解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为成立一支业务能力强、专业知识精,处处能讲、人人会讲的专业讲解员队伍打好基础。8月14日至17日,我馆联合举办了万载县红色名村讲解员培训,培育和锻造一支政治意识强、专业素质高、职业修养好、业务能力硬的红色名村讲解员队伍,为助力我县红色名村建设,更好地宣传我县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扩大我县红色名村建设影响力和美誉度增砖添瓦。
针对广大青少年,2月份,我馆联合万载县烈士馆、万载县向日葵艺术培训学校,面向我县青少年儿童开展了“纪念馆讲解员大赛”,不仅增强了青少年的爱国情感,还培养了一批优秀“小小讲解员”队伍。10月份,还先后举办了“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红领巾讲解员走进湘鄂赣”“星星少年——走进湘鄂赣,红色故事我来讲”等主题教育活动,对“小小讲解员”进行培养和训练。9月3日,“喜迎二十大,文物映初心”第三届湘赣边革命文物讲解大赛总决赛在浏阳市苍坊旅游区红色剧场举行。来自湘赣边的24位选手(分为成人组和少儿组)依托当地重要的革命旧址、故居、书信等革命文物,生动讲述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其中,万载县湘鄂赣革命纪念馆段嘉怡荣获少儿组二等奖。
一、存在的问题:
1.部分革命文物因为缺乏资金,在安全防护、资金维修和设备配备方面不够齐全,大量的县保和未定级文物由于年久失修,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三防”(防火、防盗、防雷)措施严重不足,文物日常保养维护和抢险加固工作无法得到保障。
2.文物安全的治理水平还有待提升。未定级的革命文物布点多,范围广,除5处国保及市保县城毛泽东旧居的管理员外,全县其他文物点管理员均为义务,没有报酬,日常保护和管理有些形同虚设,压力巨大。
二、下一步工作:
1.持续跟进文物保护工程。国保方面,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安防工程正在招投标,下一步跟进国保安防项目的实施;省保方面,今年,湘鄂赣省军区政治部旧址维修方案及申请已上报市文旅局,将持续跟进,下一步将做好城坑湘鄂赣边特委旧址的维修方案及项目申报工作;市县保方面,将持续跟进中共万载县委旧址、万载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万载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万载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4处县保的维修请示工作。
2.做好文物级别提升。今年,我县开展了第三批县保申报工作,为市级、省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提供储备资源。下一步将开展国保申报工作与市保、省保的升级工作。
3.加强馆校共建、馆企合作。为持续加强广大青少年红色引领,我馆将继续深化馆校共建,开展送展进校园、红色故事讲座、小小讲解员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苏区精神。同时与万载古城、三兴恒晖农业景区开展馆企合作,将红色文化、红色基因融入景区,扩大红色宣传面。
4.启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工作。
5.博物馆革命文物数字化建设。将启动博物馆革命文物数字化建设,以“科技”+“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模式,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6.建设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将推进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工作,加大文物安全保护力度。
- 上一篇:我馆镇馆之宝在“赣地宝藏”成功展出 [2023-01-29]
- 下一篇:一场对扭转湘鄂赣苏区紧张局势起了重大的作用的战斗 [202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