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万载县博物馆 (湘鄂赣革命纪念馆)发展规划
第一章“十四五”时期博物馆事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一带一路”倡议和文明交流互鉴为我馆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稳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为文物事业的国际交流提供了新空间。随着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互动日益增强,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关于让文物活起来 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意见》,文物工作在彰显中国璀璨文明、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影响力的地位与日俱增。博物馆工作在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助力元首外交、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
(二)中央高度重视和社会民众的热切需求为我馆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关心支持博物馆事业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博物馆事业的重视前所未有。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要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守护好历史文化遗存、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博物馆全面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日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参观博物馆”逐渐成为新的社会时尚,“把博物馆带回家”已成为大家满足自身文化需求的共识。
(三)国家九部委的指导意见为我馆改革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中央宣传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我国博物馆改革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意见》聚焦解决博物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旨在激发博物馆发展活力,实现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按照《意见》要求,立足新发展理念、做好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开放共享,深入推进全省博物馆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省市及万载县委、县政府的高度支持为我馆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江西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江西省文物保护条例》、《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全省文物保护提供法律保障。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将文物工作纳入议题,并指出,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赓续红色血脉,擦亮红色品牌,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努力把江西打造成为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地方。省、市先后出台了“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提出要进一步推动江西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目标,充分发挥文物作用,并对文物工作做出了具体要求和部署。
万载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部署以及省、市“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秉承“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发展文化”和“考古发掘是基础,科技保护是核心,陈列展示是手段,服务社会是目的”的理念,充分发挥文物在构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民众文化自信方面的重要作用,使文物工作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积极力量,全县文物事业呈现出“大保护”“大传承”“大融合”的良好态势。
万载县博物馆(湘鄂赣革命纪念馆)先后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国家三级博物馆。2022年8月16日,万载县被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为江西省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单位。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来江西考察期间关于文物博物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和加强公共文化供给为抓手,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为目标,以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博物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现格局,立足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充分发挥博物馆保存历史记忆、传承人类文明、厚植家国情怀、弘扬中国精神的窗口作用,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博物馆机制改革,补齐发展短板,强化交流合作机制,完善社会评价机制,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博物馆发展格局。
坚持开放共享。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通过协同创新、社会参与、跨界合作、线上传播等方式,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多措并举盘活博物馆藏品资源,线上线下全方位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讲好湘鄂赣苏区故事、江西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积极贯彻落实中宣部等九部委《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到“十四五”末,人本化服务、系统化思维、数字化利用、融合化发展的博物馆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博物馆藏品体系逐步健全、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硬件设施逐步完善、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发展活力和创新力不断增强、社会贡献度逐年增加,专业化、规范化、数字化、智慧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省情市情县情的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具体指标
2025年,融入全省卓越博物馆发展计划和中小博物馆提升计划,拟达到国家二级博物馆定级标准,因地制宜特色化发展;有效盘活资源,实施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和预防性保护项目,成功创建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将万载县打造为弘扬湘鄂赣边地域文化和红色文化精神、彰显文化自信的地标。积极举办线下线上陈列展览、线上线下各类社会教育活动,年接待观众突破60万人次。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构建文物整体保护和传承体系
(一)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
万载县文物资源丰富,目前共有375处不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对促进不可移动文物合理利用,继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作用。计划用三年时间加强我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
1.强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基础工作。
完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完成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和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评定工作。配合国家文物资源登录制度工作,开展全县文物资源核查专项行动,推动建立不可移动文物资源资产利用动态监视机制。推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公布和实施工作。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将文物保护规划相关内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对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实施严格保护与管控。落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进度监管暂行规定》和文物保护工程进度季报制度,加强对文物保护工程各阶段的管理。加大对项目计划书和方案编制以及工程施工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力度。
2.提高文物建筑保护水平
加强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和展示利用工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古建筑保护利用。实施全省重点桥梁类文物险情排查和抢救性保护工程。
3.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中文物保护工作
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保护和管理工作。重点做好我县小北关历史文化街区、田下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中文物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加强预防性保护、日常保养和修缮。
(二)提升革命文物整体保护利用水平。
万载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地,也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中心所在地,有着非常丰富而珍贵的革命文物资源。
2022年8月16日,万载县被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为江西省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单位。将依托革命旧址和类型丰富的革命文物,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城乡文化、自然风貌展示相结合,用三年时间将万载建设成为:
1.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革命圣地。
建设红色文化基地,创建红色文化精品,办好红色主题活动,推出红色旅游产品。红色文化资源和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得到凸显,革命文物在传承弘扬革命精神方面作用充分发挥。
2.建成全省一流的革命文物保护管理运用体系。
县级以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率达100%,全县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社会教育功能明显提升,革命文物研究阐释成果更加丰硕,苏区精神广泛弘扬,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
3.打造知名的湘赣边区域红色旅游品牌。
依托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古城、特色村落、生态休闲、田园观光等,建设一批红色名村旅游及研学旅游基地、民宿客栈聚集区等旅游综合体,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融合发展。
4.助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典范。
革命文物内涵价值和空间特质融入现代生活,整体提升乡村环境和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以泛旅游为思路打造红色名村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以旅游产业为带动的乡村振兴样板。
(三)健全馆藏文物保护利用体系。
万载县博物馆(湘鄂赣革命纪念馆)馆藏文物资源丰富,馆内收藏文物2000余件,其中革命文物1000多件,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印章”“《工农兵》报(第一期)”等珍贵文物。
计划用三年时间完善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制度、保管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规范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加强馆藏文物的征集、编目、建账、保管工作;改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完善预防性保护体系;推进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达标建设,改建文物库房,配套建设重点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控制设施;强化藏品征集工作,丰富藏品结构,切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变迁见证物征藏。
(四)完善构建博物馆大安全体系。
万载县有375处不可移动文物,目前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均已实施“三防”工程。
计划用三年时间树立我县全防全控的大安全观,构建起现代技术支撑的大安全防护体系,打造开放、公正、包容、平等、安全、稳定的博物馆体验环境。加强我县不可以动文物及博物馆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安防、消防、防雷设施,尽快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构建科学有效的安全防护体系,全面提高博物馆安全防范能力。
二、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基础建设工作
1.推进新馆建设。湘鄂赣革命纪念馆现有场馆建于1983年,面积狭小、公共服务设施不足。为弘扬和发展湘鄂赣苏区红色文化,打造湘鄂赣苏区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高品质示范标准新建万载县博物馆(湘鄂赣革命纪念馆)。
2.丰富文物征集体系
加大我馆藏品征集范围和渠道,倡导特色专业和现当代收藏。落实考古出土文物和执法部门罚没文物移交博物馆工作机制,鼓励公众、机构等社会收藏群体向博物馆无偿捐献藏品。
(二)发挥宣传教育功能
1.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
加大博物馆线上展览、教育活动、讲座讲坛、视频直播等策划力度,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深化博物馆对社会特殊群体的公益性服务项目。
2.推进博物馆资源融入中小学教育体系。
拓宽历史文物、革命文物知识纳入义务教育知识体系渠道,规范并创新研学教育,稳步实施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研发精品博物馆课程,完善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线上线下学习长效机制。发挥文物在学校课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综合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开发一批博物馆课程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继续推动博物馆教育进校园活动,规范博物馆研学活动。
(三)打造博物馆融合发展品牌
1.策划系列原创精品陈列展览。
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深入挖掘文物的当代价值,结合时代发展、时事热点,策划、打造一批阐释文物价值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文明起源、长江文化、红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等主题的原创性展览,打造博物馆陈列展览新品牌。落实联合办展、巡回展览、流动展览、网上展示,提高藏品展示利用水平。
2.落实陈列展览协同创新。
创新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形式和手段,增强陈列展览的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和参与性,加大新技术、新成果、新手段在展示中的应用,改善展陈设备和服务配套设施。
(四)健全人才队伍建设
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文物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博物馆“文物考古、科技保护、传播利用、专业技能、综合管理”五支队伍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博物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文博队伍。以提高领导水平和行政能力为核心,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满足藏品保护、管理与博物馆展陈需求,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技能型职业技术人才。强化人才培训,根据不同岗位要求,开展分级分类培训,建立开放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能力。
三、守牢文物安全底线
1.压实文物安全责任
持续推进落实文物安全工作纳入地方政府考核评价体系。属地政府履行文物安全主体责任,负有文物安全职责的相关部门履行文物安全监管责任,文物管理使用者落实文物安全直接责任。持续推进落实全县不可移动文物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工作。
2.健全文物安全长效机制
加强与公安、消防、气象等部门沟通合作,完善部门协作共商机制,联合开展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配合公安部门持续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完善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联合长效机制。
3.构建文物安全监管体系
不断推进功能上包括文物安防、消防、防雷、违规建设、巡检五大信息系统,等级上县级平台与省级平台对接,范围上覆盖我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三级博物馆和纳入免费开放的旧址旧居的全省文物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4.完善文物安全防护设施
开展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重点的安全防护工程建设。推动文物博物馆单位安全信息与文物安全监管平台、消防部门“赣智 119”消防大数据平台和公安部门“雪亮工程”的对接。推进文物、博物馆单位按要求建立专职或志愿消防队伍和微型消防站。
四、提高文物科技创新应用水平
1.推出“云展览”。
通过“互联网+”项目的实施,大力发展博物馆云展览、云教育,加大博物馆虚拟展览和文物数字资源共享力度,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推动博物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博物馆数字化赋能公共文化服务,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展览体系,满足观众便捷化分众化文化需求。实施“云展览”平台建设项目:依托数字化技术,充分利用藏品资源,拓展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2.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
推进现代科学技术和设备在馆藏文物修复、防护和加固中的运用,建立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藏品研究成果转化和跨学科综合研究,构建文物藏品的知识图谱,深入挖掘文物藏品背后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加强藏品研究的优秀成果向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文创产业等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转化。推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发挥数字节点功能和作用,实现博物馆物质形态与数字形态的共融共通,打造数字博物馆矩阵,实现博物馆在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方面的突破性发展。
第四章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相应的问责和奖惩制度。加强部门决策能力、宏观管理能力、执法监督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负责并推动本规划的实施。大力贯彻执行各项博物馆法律法规,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负责制及责任倒查追究机制,促进重点建设项目责任落实,推动博物馆治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二、经费保障
县委、县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也认真落实文物保护规定,将文物保护利用相关经费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强化绩效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支持各有关部门向上争取政策、资金、项目。推动出台地方性法规,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作用,放大财政资金乘数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红色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
三、人才保障
加强新时代文博领军人才、科技人才、技能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加大县级文博专业人员培训力度,着力培养研究型讲解员、公众教育型研究员,组建“小小讲解员”等志愿者队伍。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博单位,培养文物修复、数字化、考古等技术人才。采取传帮带方式,促进民间匠人传统技艺保护与传承。通过招聘选聘、挂职学习等方式,切实解决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稳定县文博专业人员队伍,增加万载县文物机构人员编制,健全人才培养及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对文博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四、宣传保障
加强对“十四五”规划的宣传工作,认真按照规划内容实施、落实规划。在规划实施各阶段,通过多种方式对“十四五”时期重点项目进行梳理和宣传报道,尤其是利用新媒体加强宣传,引导广大社会公众关注规划实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及时吸纳社会意见,推动规划高效能实施和高质量完成。
万载县博物馆(湘鄂赣革命纪念馆)
2022年12月13日
- 上一篇:一棵青松一绺红绳标忠骨——林瑞笙牺牲自己救战友 [2022-11-25]
- 下一篇:江西红色资源家底丰厚 [202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