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县博物馆(湘鄂赣革命纪念馆)2023年度工作公告公示

2023-12-28 17:34:37      点击:

一年来,万载县博物馆(湘鄂赣革命纪念馆)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紧扣“服务群众、加强文物保护、弘扬红色文化、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作用”的目标定位,有序推进展览陈列、社会教育、文物保护等业务板块,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立足基地,开展丰富社教活动。

2023年,我馆共接待游客21.06万人次,开展教育活动79次,提供免费讲解620余场,充分发挥纪念馆红色教育功能。

2023年12月4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关于2022年度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公共服务考核评价结果的通报》(赣文旅字〔2023〕14号),我馆获评良好等次。

1.借力节日契机,激活红色基因。

在春节、五一、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九一八”、国庆等节假日、纪念日期间,通过展览,宣讲等活动形式,先后开展了非遗传承——小小讲解员湘鄂赣红色故事宣讲活动、甲骨文知识线上有奖答题、“小小中国心,我为祖国庆华诞”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其中,“当文物遇见未来”、“小小中国心 我为祖国庆华诞”吸引了近2000名青少年参加,“学习强国”、“江西文旅发布”“中国纪念馆”“宜春发布”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

2.开展馆校合作、注重对外交流。

一是与我县各学校建立了长效机制,签订了馆校共建协议,先后开展送展进校园、红色故事宣讲进校园、文物保护法进校园、国防教育进校园等主题教育活动20余次。二是加强与高校合作,积极开展红色研学。与宜春学院等高校开展“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教学实践,接待了来自省内外、周边县市、县内的研学团队近100批次。

2023年,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入选第一批全省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赣关工委字〔2023〕12号),与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等地开展红色教育研学基地共建合作。

3.开展交流互鉴,拓宽共同发展。

深化博物馆交流合作,馆藏一级文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银质印章成功入选“江西文物瑰宝”、全市十大镇馆之宝,并赴宜春参加《宜春瑰宝盛宴——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特展》展览。

4.注重人才培养,打造讲解团队。

长效推进人才队伍培养工作,2023年6月,我馆讲解员陈胥获宜春市导游(讲解员)大赛暨最美文旅推介官选拔大赛金牌讲 解员“三等奖”。2023年10月,由江西省文旅厅主办的2023年全省博物馆讲解比赛中,我馆选送的陈胥主题讲解《屹立不倒的红旗》获三等奖。

二、深入研究,推出红色文化精品

1.讲好文物故事,推出原创展览。

先后推出展览:《赣水这边红一角》、《峥嵘岁月•湘鄂赣革命纪念馆馆藏湘鄂赣苏区文物图片展》、《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条例》普法课程图片展、《文物保护法》普法课程图片展,引进《瑰宝盛宴——宜春馆藏文物精品图片展》。

其中,《峥嵘岁月•湘鄂赣革命纪念馆馆藏湘鄂赣苏区文物图片展》,精选了100余件有代表性的馆藏革命文物,全方位地展示湘鄂赣苏区的光辉历史,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革命文物更加直观生动地呈现。该展览推出至今,观看人数达4万余人。

2.开展改陈布展,提升旧址效能。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加强旧址的活化利用,2023年开展了县城毛泽东同志旧居改陈布展工作,7月份《赣水这边红一角》推出至今,参观量达2万余人。

3.拓展宣教矩阵,推出精品视频。

为拓展红色宣教覆盖面,先后拍摄推出了精品视频《赓续红色血脉 厚植爱国情怀》、《“馆长说·镇馆之宝”——省苏银印背后的故事》、《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做好新时代文博人》。

其中,《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在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全省全民国防教育阵地微视频展播活动中获省优秀微视频二类作品奖。

4.凝聚多方合力,打造精品课程。

联合党史部门、学校,将革命文物活化利用与党史研究课题成果有机整合,打造“纪念馆里的思政课”:《走进湘鄂赣革命纪念馆 青年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湘鄂赣(万载)苏区乡村基层治理的实践经验》。

三、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文物保护。

1.推进“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工作。

编制了《万载县创建“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实施方案》、《万载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全面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国保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三防”工程全面完成。省保方面,启动“湘鄂赣省军区政治部旧址”维修前期准备工作,上报“湘鄂赣省边特委旧址”维修、“三防”等项目方案。完成“中共万载县委旧址”、“万载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旧址”、“万载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万载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等一批低等级文物的维修设计方案。

2.加强文物安全检查,筑牢文物安全防线。

常态化开展文物安全检查。节假日及洪汛期间联合县文物执法部门进行重点检查,日常工作中采取突击、随机检查的方式,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将安全排查、隐患整改贯穿始终,步步紧扣,毫不放松,切实提升旧址管理水平。2023年全年共文物安全检查20次,发现文物消防安全隐患和问题39项,及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39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及时整改到位,全年未发生文物安全事故。

3.守护文物安全“红线”,落实文物安全责任。

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评审。公布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积极申报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省保龙江桥列入国保后备库名单,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单位提档升级工作。

二是加强属地管理。与各乡镇签订了《万载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使用协议书》、《文物安全管理责任书》,与文保单位所有人签订了《文保单位所有人承诺书》,落实文物安全责任。

三是健全文物安全监管体系。馆内参观流量智能统计与省、市级平台对接,完善了巡查检查、自动报警等应用功能。

4、凝聚发挥社会力量,推进文物融合发展。

积极开展“寻根工程”,将社会力量参与到革命旧址保护利用中。设立“红色革命文物抢救性保护修缮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革命旧址保护项目。

下一步工作:

1.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

推进万载县革命文物整体保护利用,做好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和验收工作。

2.持续抓好文物安全工作

开展文物安全巡查,筑牢文物安全底线,提高文物安全防范意识,进一步完善全县文物安全监管平台。

3.提升红色资源活化利用

持续做好免费开放工作,利用现有场馆,开展丰富的社教活动。加大对红色资源的研究利用,推出系列红色精品。

售前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手机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