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木桥大战遗址
株木桥战斗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在第四次反“围”斗争规模较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斗。战场遗址位于湘赣边中,境,今仙源乡株木村。
国民党在连续三次军事“围剿”失败后,于1932年6月发动第四次“围剿”。开始,将其主力向鄂豫皖、洪湖、湘鄂赣三个根据地进行重点进攻。1933年1月29日,蒋介石又亲抵南昌,召开军事会议,加紧部署进攻中央根据地。
3月,接中央军委命令,湘鄂赣主力红军沿锦江北岸向南昌进发,配合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19日,全省红军2万余人集中于高村一带,进行政治动员,战备训练,召开誓师大会。月底,红军开始向东挺进,于31日在宜丰港口与国民党77师罗霖部席秉钧旅田、席两营相遇,席旅部大败。次日,国民党军增援1个团,也被我击败。这次战斗,我歼国民党军4个营,缴获步枪650多支,重机枪15挺,1名代理团长被俘,2名营长被击毙。
席旅遭此重创,即“电约彭位仁师成掇侠旅长会”。这时,由于红军主力东进,使小源根据地空虚。国民党军乘机进犯苏区腹地,16师彭位仁成旅及浏阳保安团3000余人,从浏阳张家坊翻过界岭扑来。与此同时,国民党军罗霖77师自东向西,彭位仁师驻万载之钟旅,一部由白良经茭湖自东南向西北,一部由大桥经清水塘自南向北,分三路逼近小源。
4月8日中午,成旅先头部队到达新市全菩岭下,遭守备山顶的红五分校学生军和浏(阳)宜(丰)万(载)独立团的阻击后,龟缩株木桥。随后,部队在株木桥镇附近的果子园、白门楼、凤竹埚、雷公坳、大郎坑等地大修工事,待机进攻湘鄂省委、省苏驻地小源。
株木桥镇离小源仅8华里。我前线指挥部闻讯决定各路红军会师小源。这时,正值大雨滂沱。8日晚,红十六军、红十八军和红三师一万余人冒雨急行军先后到达小源。当晚在省委机关驻地月山下王家大屋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会议首先分析了敌情:成旅的实力比较雄厚,3个团的设备都是甲等,已在株木桥附近的山头派了重兵,四面防守。敌对我们的防守力量一时难以摸清,并可能企图等候东路、南路之友军靠拢,会攻小源。因此,决定争取时机,先发制敌。接着研究了具体的作战方案。随即各路红军进入阵地。总指挥部设株木桥北面制高点九龙寺。各地游击队、赤卫队配合作战,担任外围侦察、警戒。
4月9日黎明,开始向国民党军发起攻击,红三师一连战士沿着一条水沟仰攻大郎坑,一位排长中弹牺牲了,后面继续冲上去。18军一开始连战三捷,抢战了三个小山头。16军7师7团攻击雷公坳前沿阵地,击败了成旅一个营。株木桥周围,我方阵地有近万名群众担任站岗放哨、宣传鼓动、救护伤员、烧水送饭等支前工作。
中午过后,红军即把外围的国民党军全部肃清,总指挥部也从九龙寺搬到下面的肖家山。这时,龟缩在株木桥镇和风竹埚的国民党军,还在顽抗。
总指挥部为了不作无谓的牺牲,下令严密监视国民党残军。这时,东面高村和南面鸡冠石传来情报,彭都钟策和得察77师,正冒着风雨向小源推进。不出所料,龟缩株木桥之预双是为了等待援军,而彭、罗两部向株木桥推进,一来是力己解围,二来是为“会剿”我军。不尽快结束战斗,我军将有政暖击。为此,前线总指挥部决定天亮前全歼株木桥成旅之残军。中#湘鄂赣省委发出了《在株木桥之役告红军中党团员书》号召:全体总动员,要“下最大的决心……不借牺牲一半,以求消灭孤势无援”之军。
指挥部决定从各部选拔300多名富有夜战经验的连、排长以上千部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成立挺进队,挺进队长由红16军7师1团2营营长高立三担任,下分5个小队,均由当地赤卫队员担任向导。深夜11点钟左右,作了战前动员,然后分五路前进。9日凌晨2点左右,挺进队发动攻击。首先一阵手榴弹飞向成旅阵地,接着挺进队员一齐从泥泞的山坡上、水沟里一跃而起,冲向成旅阵营进行近战。成部措手不及,东窜西逃,有的自相残杀。混战进行了2个多小时,旅长被打伤,成旅孤军无援,士气低落,随即收拾残兵突出重围,向浏阳张家坊撤退。前来“会剿”的罗霖、钟旅等部,闻成旅败退,也匆忙撤退。
这场大战,我军总计打死打伤国民党军600多名,击毙团长1名,营长2名,连长8名,缴获步枪1750多支,重机枪13挺,子弹7000多发,手榴弹100多枚,其它军用品不计其数。
在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湘鄂赣红军钳制了国民党军60个团以上的兵力,配合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蒋介石在湘鄂赣苏区发动的第四次“围剿”随着株木桥战斗的失败被彻底粉碎了。但是,这一仗不是以歼灭国民党的有生力量为主,而是计较一地之得失,也消耗了我军的力量,伤亡了400 多人,其中红三师的损失较大。
-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万载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 [2023-11-02]
- 下一篇:中国当代著名女作曲家辛沪光 [20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