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86年的寻找

2021-04-05 17:22:59      点击:

一枚看似普通的正方形男式银戒,正面刻着“徐垂铨章”四个大字,背面刻着“正美”二字,尽管历经80余年的岁月洗礼,依然散发着温润自然的光泽。然而,更可贵的是这枚戒指背后动人的故事。

1933年4月7日,国民党第十六师进犯我湘鄂赣苏区腹地——万载小源,妄图扑灭革命火种。为保卫红色政权,我军与敌人在株木桥展开激战,取得了“株木桥大捷”。

当时,受伤的红军战士被安置在上峰村的红三医院救治,医院驻扎地是村民蓝真才的家。这天,又一位伤员被送了过来。他姓徐,是红军某班班长。徐班长告诉蓝真才:“我来自湖南,出来革命,就是为了消灭反动派,为穷人打天下。”

有一天,蓝真才的儿子高烧不退,情况危急。徐班长告诉了他一个土方法:在煮熟的鸡蛋里包一个银戒指,然后在额头来回擦动就可以缓解病情。真才犯了难:“鸡蛋有,但银戒指上哪找啊?”“真才,不要急,我有银戒指。”徐班长毫不犹豫将手上的银戒指摘了下来。按照徐班长教的方法,孩子很快就退烧了。

但由于环境恶劣,缺医少药,徐班长的伤势却日渐恶化。蓝真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帮他寻草药,洗伤口,衣不解体,日夜照料。为了增加营养,蓝真才抓泥鳅、寻石蛙,煮好喂给他吃。但再细心的照料还是无法挽留徐班长的生命。弥留之际,他将银戒指赠给了蓝真才,嘱咐他:“把我的坟墓朝着湖……湖南,那里有我的家,我……不能为爹娘尽孝了。”

一晃86年过去了,蓝家几代人自发守护烈士英灵,如今,扫墓的重任落在了蓝家第四代曾孙女蓝长招的肩上。而那枚银戒指作为蓝家的传家宝,和红军精神一起,代代相传。

一枚银戒指,一段尘封的历史。今天,追寻烈士的遗迹,人们开始了寻找徐垂铨班长的亲人之旅。辗转湘赣两省三市,翻阅31本族谱,终于,在浏阳的徐姓族谱中找到了“垂”字辈。2020年8月1日,25名徐姓乡亲来到了万载县茭湖乡上峰村,出现在徐班长的墓前。

2021年清明节前夕,徐班长的宗亲族人来到了上峰村祭扫。烈士墓前松柏环绕,庄严肃穆,拜祭的人群络绎。在那段烽火燃烧的岁月,红军战士们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就如同那枚银戒指一样散发着隽永的光芒。

忘记意味着背叛,寻访即是缅怀,也是对先烈的铭记与怀念,更是寻找我们国家民族前行的勇气和力量。也许时间已经模糊了烈士们的容颜,但英灵尚在,浩气长存!我坚信,沿着烈士的足迹,秉承烈士的信念,越来越多的人会带着初心和使命去奋斗,为实现中华之崛起而不懈努力。

售前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手机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