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谋善战 屡建奇功——红军连长辛应发

2021-04-20 21:45:47      点击:

辛应发,他苦大仇深,爱憎分明,英勇善战,在艰苦的烽火岁月里,他带领赤卫队员出没于深山密林之中,战斗在浏(阳)宜(春)万(载)边区,为人民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少贡献,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赣边区一位出色的连队指战员。

辛应发,化名丁兴发,是万载大桥(双桥)黄花㘵人。生于1883年10月。兄弟俩人,他为老大。父亲辛苟妹为人诚实厚道,勤劳俭朴,靠租种地主的几亩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仍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逢年过节,地主家杀猪宰羊,花天酒地,可他家却穷得揭不开锅盖。为了全家生计,辛苟妹夫妇强忍着悲痛,将10岁的辛应发送到一个姓陈的地主家做放牛娃。应发忍饥挨饿,起早摸黑地为地主干活,却遭到地主的毒打和辱骂。小小年纪,就尝到了人间的辛酸苦辣,使他逐渐认识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本质,心灵深处开始埋下了一颗复仇的种子。

1929年春,平(江)浏(阳)共产党员曾国旗等人,常乔装打扮来往于大桥的子郎冲、马迹塘、石板桥等地秘密活动,发展党的组织,点革命之火。6月间,大桥地区便成立了农民协会,农民运动搞得热火朝天。应发看在眼里,喜在眉梢,心想穷人报仇翻身的日子终于来到了,随后,便报名参加了赤卫队。由于应发为人诚实,性格刚强,被选为赤卫队队长。他浑身是劲,忘我工作,同年12月,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时,国民党军朱耀华部为加紧对大桥苏区的“进剿”,派一〇八团的一个连进驻大桥小子岭,这对万一区苏是个威胁。新上任赤卫队队长的辛应发想,要保卫苏区,必寻机打击敌人,武装自己,没有枪就从白军手里夺。于是,他选择了农历除夕的晚上袭击敌人。这天,天一断黑,他便带领赤卫队,顶着刺骨的寒风,踏上崎岖不平的山路,到了敌人驻地即选择有利地形埋伏下来。然后,他带一名队员直奔敌人的营房。这时,敌军士兵刚加餐过完年,有的喝得酩酊大醉,在“哥呀、妹呀”拉破着嗓子,唱着山歌小调,有的正大摆赌场······。刹时,辛应发一个箭步冲到敌人面前,出其不意,“砰”“砰”两枪,两个敌兵应声而倒,随即,埋伏在身后的赤卫队一齐向敌人开火。一时枪声震天,又几个敌人被打倒了,白军惊慌失措,乱成一团。这时,他故意拉开嗓门大声呼喊;“三营堵住去路!一营、二营两边夹击!”赤卫队员们一齐呐喊助威,“冲呀!”“杀呀!”敌人一时摸不着头脑,以为遇到了红军主力,害怕陷入重围,不敢恋战,拔腿就跑,有些跑不动的,乖乖地举手投降。就这样赤卫队缴获了敌人的一批枪支弹药。

辛应发不仅大胆英勇,而且机智灵活,多谋善断。1932年秋,国民党调集了大批的兵力,勾结地主武装又一次疯狂地向苏区发起进攻。他们在交通要道、村庄、山头到处筑碉堡,设据点,封锁苏区,实行“三光”政第,梦想一举扑灭革命火焰。

8月间,敌首柳根子,领着30多个靖卫团的团兵,携带10几条步枪,驻到大桥蜂子庙,严密封锁仙源苏区的大门。中共大桥区委决心拔除这个钉子,于是秘密派遣数名赤卫队员,冒名顶替潜去当团兵,在团内做内应工作。事后,一天晚上,天空没有月亮,四周一片寂静,辛应发带领赤卫队员悄悄地出发,直奔蜂子庙。队伍过了山岭,沿着一条涓涓小溪前进。不一会,敌人的碉堡隐约可见。这时,战士们个个屏住呼吸,伏倒在地,敏捷而机警地爬到了临近碉堡的田塍边,等待攻击的信号。不一会,对面山头忽然闪了三下手电光,随即碉堡里有人不声不响地把门打开,只见5个黑影闪了进去。我们的队员进入碉堡了,该死的敌人还在梦中,等他们惊醒时,挂在墙上的10多支枪早已到了赤卫队员手里。这时,赤卫队一齐发起攻击,敌人乱作一团,一个个吓得魂不附体,有的打着赤脚往外跑,有的连衣服都没来得及穿,就朝机枪眼里跳出去逃命。仅个多小时,便歼灭了驻扎蜂子庙之敌,并一把火把碉堡烧了。自后,盘踞在大桥稠堡内的敌人,日夜惊慌不安,不敢越雷池一步。

1932年冬,辛应发调任湘鄂赣省红色独立二师某连连长。独立二师是万(载)宜(春)萍(乡)浏(阳)边区的一支主要武装。辛应发任连长后,率领队伍转战边区,一会儿在苏区边界,阻击来犯之敌,一会儿深入白区寻机骚扰打击敌人,为保卫湘鄂赣苏区起了重要作用,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

1933年3月中旬的一天晚上,辛应发带领一连武装准备攻打严重成胁测(阳)万(载)边境的浏阳县严坪一处碉堡时,不料与一股敌军迎面相遇。辛应发即率领战士奋起冲杀,与敌人展开恶战。应发挂彩后仍不退却,一连杀死数名敌人,直至身负数处重伤倒地后,还大声疾呼:“同志们冲啊!杀啊!”,但终因伤势过重,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为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售前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手机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