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叛逆 革命功臣 ——县委书记王建华

2021-04-19 11:43:34      点击:

1934年2月26日,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陈寿昌同志曾沉重地写道:“万宜上县委经过了非常沉痛的巨大的牺牲,在最后的时间······又复牺牲二个同志:王建华和郑美玉同志,我们······追悼坚决奋斗壮烈牺牲的同志,和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作最坚决的斗争······”

家庭“叛逆”

王建华,原名王世财,万载高村新竹人。1909年出生于纸业富裕家庭。父亲王亦林,开白纸行,后又当教书“先生”,是村里数得着的绅士。建华7岁开始读书,17岁在万载东洲中学毕业后,考入南昌省立高级中学。他从小酷爱文学,善于思索,在中学时代曾结识不少进步青年,深受新的思想影响,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曾使他兴奋、忧伤过。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一响,他便毅然投身于革命,次年下半年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王氏宗祠显赫有名的王亦林的“逆子”。1929年以后,高村等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兴起,至1930年,万载的革命运动即进入高潮。革命的洪流冲击着每个家庭。在王亦林家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两个儿子各奔东西。大儿子王少怀担任了新竹靖卫团团长,小儿子王建华担任万载红五大队的政委,县工农兵暴委会常委。俩兄弟都升了官,却水火不相容。王亦林对小子大为不满,常怨恨和忧伤。有时,也为此庆幸,按他的话说:“娭(我)是红也吾(不)怕,白也吾怕。”随着革命运动的发展,后来,王亦林终于与人民为敌,被苏维埃政府予以镇压。

迎难而上

建华入党以后,就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派他到哪里,他就奔向哪里,组织分配的任务愉快地接受,不打个人算盘,不顾个人安危。1930年“三·一八”暴动后,革命火焰很快燃遍了宜万边境的峰顶山区,在峰顶山北麓设立的万六区革命势力得到发展。但不久,国民党反动势力互相勾结,组织地方民团,建立地主武装,进行疯狂的报复,使刚刚兴起的红色区域大部分被丧失,万载的桃源、梅源、宜春镜坑、粟埚等地几乎形成无人区域。中共万载县委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工作,调任建华为中共万六区区委书记。他一到峰顶山区,首先注意团结教育区委一班人,常找各部门的负责人谈心、疏导,形成了一个战斗的集体。他不畏艰险,常日夜奔波于赤白交界的游击区域,深入发动群众,扩大党的政治宣传,整顿加强了革命武装,打击了敌人的“进剿”,不仅收复了蓝田,里山、高城等地,而且扩大了万六区的红色区域,局面大为好转。1930年7月,万载县苏维埃政府成立时,建华选在县苏执委。1931年7月以后,建华改任中共万载县委工运部部长、中共万载中心县委委员、万载县红色警卫营政委等职。

1932年秋,万载中心县委根据湘鄂赣省委向东南发展的指示,发展峰顶山红色区域,贯通湘鄂赣与湘赣苏区的交通线,决定撤销峰顶山工作团,改设万宜边中心区,调建华为中心区委书记。

建华回到峰顶山区时,召开中心区委工作人员会议,他操着一口客家话说:“县委派娭(我)建华来到峰顶山根据地,娭愿与各位同为CCP鼎力工作,如果纵横百里的峰顶山有哪个旮旯没有分到田,娭建华誓不下山。”

当时,随建华至宜万中心区的还有刚组建的湘鄂赣万宜边游击纵队。建华为完成发展峰顶山区红色区域的艰巨任务,他很重视武装建设,加强了游击队的领导,并亲自率领游击队转战峰顶山区,运用“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游击战术,先后歼灭了峰顶山周围的反动武装。从此,革命势力日益壮大,岭东柴田、高城昌桥、郭源、高桥一带,宜春镜坑、大石笏附近均被重新开辟。

1933年春,根据中共湘鄂赣省委决定以原高城区辖境为基础,将跨万载、宜春,上高三县边境的峰顶山区,新设万宜上县,万宜边中心区委亦改组扩大为中共万宜上县委,王建华任书记。县委为执行向东南发展的任务,抽调干部组织了前进工作委员会,分赴上高的田心、斗门,思前铺和宜春的三阳等地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不久,这些地方都先后建立了革命组织。后来,革命势力发展到分宜的高岚及宜春的彬江、下浦务地,跟袁州只有区区十华里了。湘鄂赣苏区与湘赣苏区的秘密交通亦已建立。全县拥有3个区党委,30多个党支部。

厚人克己

建华风格高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不仅对党忠心耿耿,工作兢兢业业,对同志也关怀备至,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

1931年后,国民党对苏区实行严密经济封锁,苏区的财政经济比较困难。建华总是教育苏区干部振作精神,艰苦奋斗,开源节流,战胜困难,渡过难关。他自己且身先士卒,克勤克俭。他穿的非常简朴,长年穿一件蓝色劳动服,过冬也是内面一件白洋布衬衣,外加一件穿了多年的烂棉袄。1932年冬,同志们见他寒冬腊月穿着一条单裤子,还破了几个窟窿,连肌肉都露出来了,有人劝他:“建华同志,你的裤子穿得这样烂了,也该换换,由公家跟你做一条吧。”他躬身看了看,顺手抽几根稻草把破口扎住,笑着回答说:“这不就补好了吗,何必花公家的钱去做过呢”。由于战斗频繁,条件艰苦,他在生活小节上不大讲究,就是剃头,有时隔二三个月才剃一次。吃饭时,常就地而席,有时有凳子也会蹲在凳子上。不知谁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大闹天宫的“猴王”。久而久之,有人叫惯了,不叫他“书记”,常称他“猴王”,他也习以为常,不摆书记架子。

他对自己生活小事不大讲究,可对待群众,对待同志却非常认真。他在群众家里吃餐饭,就一定给钱。他没有烟、酒嗜好,也不乱花钱,每月领到的块把银元,主要是用来付群众的伙食钱。有一次,苏区干部凌彪偶尔向他提到家里的棉被被国民党抢走了,建华当时安慰说:“不要操心,领导上会帮助你解决的”。凌彪当时也不在意,以为这仅是一句安慰话。但建华却把它记在心上。后来,游击队在一次打土豪时,缴获了一批财物,建华就嘱咐队领导通过报批手续,从中拨给凌彪一床棉被,凌彪异常感动,常给同志们提起这件事。当时,县里有个童养媳出身的妇女干部叫郑美玉,因自己没文化,工作中常碰到不少困难,他便教她学文化。后来美玉在他的耐心帮助下,长进很大,学会了识字写信。

百折不挠

苏维埃区域的发展,引起了敌人的恐慌。1933年秋,国民党“剿匪西路军”六十二师钟光仁旅一部采取“步步为营、碉堡推进”“烧光、杀光、抢光”的战略策略,大举围攻峰顶山革命根据地。敌军捕捉上千民夫,强迫他们日夜砍伐森林、放火烧山,围困苏区军民。万宜上县苏区又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建华值此危难之际,十分注意加强自身队伍的思想建设,教育同志克服困难,坚持斗争,树立必胜的信念。他常给同志们讲“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历史故事鼓励大家。他还说:我们布尔什维克是打富济穷的,是为民众求解放的,即使牺牲了,后来的人民不会忘记我们,不要做贪生怕死鬼。

在建华的带领下,苏区干群团结战斗,没有粮食,便以野菜、竹笋充饥,在高山密林之间,给敌人兜“圈子”、打游击,坚持艰苦的反“围剿”斗争。

后来,山上的树木杂草被敌人烧光了,山上的绝大部分民众也被国民党强迫移民下山了,房屋几乎烧光了,方圆近百里的峰顶山区,仅剩下4间和尚庙。我们的同志“从山下到山腰,由山腰到山顶,再由山顶到山腰”与敌人周施,不敢进屋居住,只能在土沟里、石洞里栖息,他们就是这样渡过那日日夜夜。

英勇殉难

1934年元月一天,王建华带领县里十多名干部转战到谷源矮子塘时,地方交通送来情报,说敌军又到里山,他们即退到大庵里附近。这时,县委秘书张宏因头痛去找和尚看病,建华就在距庵里100米左右的山头等候。等张宏进庵不久,敌人就冲了过去,把他和少先队副队长周国的老婆一起捕走了。

由于敌我悬殊,建华带领几个同志只得转移到宜春箬埚大壁下茶山上(冷水埚)一个山洞里宿营。这是一个寒风雨夜,临睡前,白区工作组长钟仕吉发现周国不在,就问廖贤,得知周返回去了,言是到一亲戚家买米去了。建华一听,觉得势头不对,联想到周国平时私心较重,周国又知道行动目标,此去必凶多吉少,当即决定大家转移。

不出所料,周国下山便叛变投敌,半夜带领驻扎里山的一营敌军偷偷围山“搜剿”来了。当时有两名干部走出洞口二三十步远,就发现敌军,王建华等穿好衣服刚到洞口,敌军就一排子弹向洞里射来,他举起手中枪奋力还击,但寡不敌众,当场中弹牺牲,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售前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手机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