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为民 虽死犹生——革命军连长郑茂才

2021-05-09 11:58:15      点击:

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烽火弥漫的年月。这一天,在万载县城西门牌楼上,又高悬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来往行人,不少为之惊叹,惋惜,偷偷哭泣:好人啦!好人被杀了!

他,他就是黄埔军校毕业生郑茂才同志。

郑茂才,乳名喜苟伢,万载潭埠何家源棉花坑人。1897年5月29日生。父亲郑秀贞,忠厚老实。母亲汤氏,典型的贤妻良母。兄弟6个,茂才为末。全家8口,栖息在仅有的一间半破烂土坯之中。

茂才从小聪明伶俐,无私善良。因家境贫困,难得温饱,每每家中几个兄长围着母亲分菜粥时,茂才总是默默地站在一边让哥哥们先分。有时还把自己的一份又分给几个哥哥。有一次,家中连一粒米也没有了,母亲只得到地里割下几棵松菜,和着一勺红薯丝煮成一锅,分给几个孩子填肚皮,而自己则将裤带勒紧点挨着过。一眨眼功夫,几位兄长都吃完了,茂才碗中的菜却一点未动。他把碗端到母亲面前:“姆妈,您一天累到晚,不吃东西受不了。这碗菜,您吃了吧!”母亲望着茂才那腊黄的脸,哄着他说:“喜苟伢子,娘已吃过了,你也快把这一碗吃下去吧。你不吃,就长不高,力气不大,以后就不能做重事,怎样帮家呢?”茂才昂着头认真的说:“我也吃过了。不信你看我的肚皮,”说着,把肚皮鼓起来给娘看。“多懂事的子啊!”汤氏一手拖过苟伢,把他紧紧地抱在怀里,热泪潸潸而下,它饱含着喜悦、怜恤、痛苦、心酸······

茂才长到12岁时,父母和几个哥哥勤耕节食,勉强让他进了私塾。1911年,父亲去世,只念两年书的茂才,就被迫辍学在家,跟着哥哥们学扶犁掌耙。三年过来,田中农活,他已是件件精通在行。劳动,茂才是能手,敬孝娘亲他是村中有名的贤德郎。一天劳累下来,虽拖着疲倦的步子,但他不忘给老母问安;就餐时,他总是先盛上一碗捧到母亲身前。夏天的晚上,他手执蒲扇,坐在老母旁,为之驱赶蚊虫;冬天的寒夜,他暖热被子,帮母亲更衣就寝。他常邀几个哥哥至母亲房间围坐谈心,还常提醒几个兄长:“母亲为我们兄弟几个受尽苦、操碎心,我们可得敬重老人呀!”左右邻居夸茂才:“是个有德性的后生”。母亲赞茂才:“对大人最有良心。”

茂才自小爱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有时还就着月光,一看就到深夜。书中的志士仁人,爱国的忠臣将领,视死如归的英雄好汉,着实让茂才佩服崇拜。他盼望着出现个济世忧民、铲富济贫之士,把欺压人民的豪绅、恶人铲掉,把受苦受难的穷人拯救出火坑。

劳动,使茂才成为一个体魄健壮、高大魁梧的男子汉;求读,更使茂才立志要成为爱国爱民的忠良将。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的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久以忠良为模楷的郑茂才慕其名,辞别出生才几个月的儿子和爱妻桂香,前往广州投考了黄埔军校。

军校就读时,常听周恩来、恽代英、萧楚女等人讲课,作报告,最使茂才铭刻在心的是恩来的教海:“军队中的兵士,都是被压迫阶级的农工”,“军队要为被压迫人民的利益冲锋陷阵。”这些成为他以后行动的指南。

1926年,国民革命军兴师北伐时,他曾任革命军一军某连连长。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使茂才更进一步认识到:真正铲富济贫、拯救穷人出火坑的英雄是共产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他愤然离开军队,回到家乡潭埠何家源。

茂才回乡后,积极宣传革命真理,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宣传“耕者有其田”,鼓动家乡农民起来闹革命。他经常深入到潭埠、大岭下、排江、王家㘵等地召开群众大会;还组织龙灯队、宣传队到潭埠各地宣传演出文明戏;他领导组织起“何家源农民协会”,“土地改革评议会”,“何家源赤卫队”“何家源少年童子团”等组织。并挂起了“何家源苏维埃政权”的牌子。提出“打倒土豪劣绅”“实行共产分配土地”等革命口号。在他的领导下,何家源地区的农民迅速开展了减租减息、清查户口、丈量田地的斗争。

1927年秋,一次,茂才的亲叔郑有贞,在收佃户郑福登的租谷时,要强行按额收租。茂才得知后,当即跑去斥责郑有贞:“你不要再仗势欺压老百姓了,作田人也要吃饭!”郑有贞见势不妙,只得老老实实按减租章程办事。

又有一次,万载县警察总队队长宋祖熙勒罚工人郑福登的火酒税,工人郑洪祥又被捉去坐牢。茂才马上到县交涉,通过据理争辩,郑福登的罚款分文未出,工人郑洪祥也被释出。

大革命失败后,何键部陈传文“清党军”进抵万载。他们秉承主子“宁愿错杀一千,不可漏网一人”的反革命旨意,滥肆捕人,敲诈勒索,许多无辜的工农群众被诬控、被杀害。

1928年1月中下旬,潭埠革命群众谢石牛、谢石友等被国民党反动派以“匪嫌”的“罪名”抓进监牢。为了营救遇难的同志,郑茂才和黄埔的校友张植华,立即赶到县党部进行说理斗争,质问县长:小小的万载县,班房里竟关这么多的无辜百姓!请问县长,农田还要不要耕作,作坊还要不要做工?田地荒芜,工厂倒闭,百姓饥寒交迫、流离失所,你身为一县之长,可曾过问?当官不为民作主,却中饱私囊,良心何在?县长被质问得哑口无言,恼羞成怒。但迫于郑茂才和张植华都是黄埔毕业生,更何况拿不出谢石牛等的确凿证据,只得将谢石牛、谢石友和其他受嫌同志释放。

茂才为革命抛头露面、丢家弃业,引起了他丈人的不满。一次,丈人对他训道:“头上角还冒长起,就到外面去充好汉。”

“我不是去充什么好汉,而是良心的唤起,革命军人的职责。”茂才理直气壮地回答。

“你还晓得要职责?自己的妻室儿女都在讨饭、要施粥,还有脸讲职责!”丈人从鼻子里哼出了一声。

“我的事业与职责,正是为了更多被压迫的农工不讨饭。”茂才毫不示弱。

“你要清楚,这样干是要杀头的”丈人用手在脖子上比试着。

“为千百万民众的利益去死,死得其所!”

茂才字字千金,落地有声的言语,使盛气凌人的老丈摇头叹息。

在回家这二年多的时间中,茂才以黄埔军校毕业生的身份,多次到国民党万载县党部,保释了许多革命同志。群众都夸他是为民作主的好人。而国民党反动派对他既恨又怕,因此冠之以“通匪”的“罪名”,于1930年初的一天清晨,在县城西门鲍家井头得福胜饭店将他逮捕了。

逮捕后,茂才还痛斥国民党蒋介石的无耻行径,斥责国民党万载县党部残害共产党和革命工农的罪行。敌人在真理和英雄面前理屈词穷,使用炮铁烫烙他,对茂才施以毒刑。被烙得无一块好皮肉的茂才,始终未向敌人低头,他坚信:自己的事业是正义的。

黔驴技穷的敌人无计可施,于同年4月便对郑茂才施以极刑。面对屠刀,茂才大义凛然,怒声斥敌:“今天,你们先杀了我,但过不了多久,你们这些刽子手,也将成为刀下鬼。”惨绝人寰的反动派为恫吓革命人民,把茂才的首级割下,挂于县城西门牌楼“示众”。

茂才同志为工农解放,为革命事业献出了仅33岁的生命。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售前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手机网站二维码